第11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武青意王氏顾老爹 本章:第118章

    顾野了解地点点头,“那我就懂了。”

    时辰不早,顾茵赶紧打发了这个好奇宝宝回自己屋睡觉。

    …………

    第二天顾茵起身,先去了食为天。

    五楼的话剧已经演了好几日,场场都是满座。

    当然这不是说话剧一下子就替代了时下传统戏剧在百姓的心中地位,而是食为天的这话剧院本就不大,而且是宽宽松松的放置着沙发椅,确保观众体验的,所以一场只能容纳几十人。

    位置不多,加上《亲缘记》的名声加成,所以显得热闹非常。其实观众的数量不过是戏园子里一个零头。

    当然了,顾茵这边话剧的客户群定位和整个食为天酒楼的客户群是一致的,票就卖的比戏园子一般的票贵多了,一张就是一两银子,另外送一份糖山楂或者甜米糕这样的零嘴儿。

    这样富客可以随时过来消遣,而家境普通一些的京城百姓,逢年过节时也舍得花这个银钱。所以赚头是丰厚的。

    昨儿个和陆夫人他们相聚一场,顾茵从他们口中知道了好些个时下热门的话本子,也听她们说了大概故事。

    今天趁着演员们中间休息的空档,顾茵让大家集中在后台,询问他们对新戏的想法。

    从前戏园子排新戏,少说得半个月一个月的,若精益求精一些,排上几个月也是常有的事儿。

    戏班子里的也都是人,是人就会懈怠,更被说他们才初初转行,所以顾茵还挺担心他们会不乐意。

    顾茵预想中的事没发生,小凤哥一口应承下来,其他人也都乐呵呵的,连楚曼容都没有二话,都开始设想新戏服,提要求了。

    其实也不难理解,从前戏班的人从班主手下讨饭吃。班主拿大头,他们一群人分小头。累死累活,赚的也抵不上班主一个零头。

    现在顾茵和他们分账就公道多了,每个人的收入都比从前大幅增长。

    尤其是话剧中的主要角色,顾茵设置了和三楼雅舍一样的制度,观众可以购买酒楼里十文钱一支的布花送给他们。

    别小看了这送礼物的收入,小凤哥一场能收上百朵花,而楚曼容这女主角,比从前那个花旦强不少,异性观众缘格外好,一天也能收到几十朵花。

    收入一上来,人自然就不觉得辛苦了。

    最后就定下了一个叫《双狐记》的新本子,从名字就能知道故事走向,是一大一小两只狐狸精初入尘世的故事。

    顾茵当天就让人去书局打听话本子的作者。

    书局的人一开始还不乐意,以为顾茵是想挖角,不肯吐露半个字。

    但去的是周掌柜,他为人处世的本事没话说,先和书局老板攀上了交情,等到对方肯听他好好说话了,再仔细解释来意——他不是来挖角的,是来合作的。

    若这《双狐记》改编的话剧卖座,那书局售卖的原作自然也会大卖。

    显然是个双赢的局面。

    加上还有食为天的招牌做保证,书局老板总算是松了口,透露了作者的消息。

    当天中午,顾茵就见到了话本子的作者——一个姓蒋的中年书生。

    透过书局的人,顾茵才知道这书生不止写了《双狐记》,前头写了不少本子,都同样不愁销路。

    这要在现代,那就是个畅销书作者,应是不差钱的主儿了。

    但眼前的书生看着年近四十,却是面黄肌瘦,身上的书生袍不止洗的发白,还打着补丁。

    反正一看就过得很是困苦的模样。

    顾茵请周掌柜先带着蒋先生去楼下吃顿饭,而后让人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时下书生撰写话本,一般都是直接卖给书局。

    如蒋先生这样写的话本子曲折离奇,本身故事素质过硬,且前头还写过其他的畅销话本的,一本话本子能卖出几十两银子。

    但这蒋先生颇有傲气,他不肯把自己写的本子完全卖给书局,而算成和书局合作,每卖出一本,他就得一份银钱。

    这种合作模式当然是可行的,在现代的话,蒋先生肯定比一口气卖断的挣得多。

    但坏就坏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著作权的说法,相关律法并不完善,他名声响亮之后,本子卖得好,转头就有人照着写一模一样的不算,还敢署和他差不多的笔名,让一般人根本分辨不出来。

    加上书局的人一般都推自家买断的本子,卖的越多,自家挣得越多,对蒋先生这样执意只肯合作,不肯卖断的,自然没那么热络。

    所以蒋先生的笔名十分响亮,生活却不尽如人意。

    一通打听清楚后,蒋先生在周掌柜的招待下餍足了吃完了一顿大餐。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蒋先生没有以自己傲气的一面示人,不卑不亢地询问道:“不知道夫人寻我前来所谓何事?”

    顾茵便开门见山提出想买他的话本子排成话剧,然后又请蒋先生看了下午场次的《亲缘记》,让他明白话剧是怎样的东西。

    看完那排演精良的之后,蒋先生的态度就越发和善了,很愿意和顾茵这边合作。

    两个都是爽快人,顾茵趁着他去看话剧的工夫就让人拟好了契书,契书上还是按着蒋先生的分成制,按着戏票收入来分成的。

    当然看着蒋先生境况窘迫,顾茵另外设置了一个十两银子的保底,也就是就算戏票一张都卖不出去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话剧未能上演,蒋先生也能获得这份收入,怎么也够应付半年嚼用。

    这契书对比书局和他签的优厚的太多了,蒋先生签下之后,还包揽下了后续的剧本工作。

    最后就是新戏的戏服,这次的戏服不能像《亲缘记》那样完全按着时下百姓的装束直接购买,毕竟主角是妖精,还得专门定做。

    顾茵让人把府里的绣娘接到了酒楼,让她们量了小凤哥他们的尺寸,而后和她们解释了一下自己要的效果。

    绣娘们的本事同样毋庸置疑,但难就难在话剧是前无古人的,顾茵想要的那种脱离朝代特色、和戏服也完全不一样的舞台装,同样也没有先例。

    这不像写剧本的时候,顾茵能复刻个《雷雨》剧本给大家做示范——她的画画水平还不如武安呢,武安到现在还不会画人,顾茵就更别提了,画画草图还行,画服侍显然是把她难住了。

    后头依旧是蒋先生帮了忙,他早年间是学过画的,在写戏本维持生活之前,就是在街边卖字画的。

    不过蒋先生也说了,他的画画水平也很一般,不然当年也不会卖字画都赚不到糊口的银钱。

    顾茵让人弄来了笔墨纸砚,让蒋先生尽管试试。

    新戏的事项安排妥当,一二楼的生意有周掌柜看顾,三楼则由葛珠儿顶着。

    顾茵又给自己告了一日的假,她隔天就要去城外看武青意给她赢回来的辣椒田了!

    …………

    翌日清晨,顾茵和王氏打好招呼,就准备出发了。

    王氏笑呵呵的,挥手让她快去吧。

    都没叮嘱她一路平安,出城小心之类的话。

    顾茵看着她笑就觉得怪怪的,出了主院没多久,她看到已经等到二道门前,同样整装待发的武青意。

    她总算是明白过来。

    “你今日又告假?”顾茵脚步轻快地上前,虽然心中欢喜,但还是道:“你不比我在自家酒楼,不好这样连连告假的吧?”

    武青意见了她,眼中同样酝满了笑意,一本正经地解释道:“前天去马球会是告假,今日不是,是我把休沐的日子和下属换了。”

    “那下次我再出城……”

    “下次说不定我是正好病了,告病在家。”

    “堂堂大将军这么惫懒。”顾茵抓住他的手指捏了捏。

    两人别说话边走到了英国公府大门口的影壁附近。

    车夫给顾茵准备的马车已经停稳,然而还不等他们跨出门去,又一辆华美气派的马车停下来了。

    一个头梳高髻,雍容华贵的中年妇人先下了来,而后是一个身穿红裙的妙龄少女,最后则是陆夫人。

    陆夫人在人前从来是鲜活豪爽的性情,今日却有些畏首畏尾的,一直低垂着头。

    那中年妇人说了她两句“手脚慢腾腾,什么都做不好”,陆夫人这才赶紧从马车上下了来。

    顾茵认出了陆夫人,也认出了那性子骄纵的陆小娘子,便猜着那领头的中间妇人是陆家的老夫人了。

    她无奈地和武青意对视一眼,想着估摸是得晚些出门了。

    陆家是京城富商,像陆夫人那房经营的绸缎庄,在陆家的生意里都不算什么。

    不过到底只是商贾之家,这样的人家想递拜帖进国公府,一般是不可能的。

    但既然陆夫人来了,顾茵就卖了她这个面子,让人把他们都请了进来。

    陆老夫人让下人抬了好些个礼物,上来就说是来赔罪的。

    陪侍一旁的陆夫人臊得面红耳赤,整个人都不发一言。

    顾茵不是爱计较的性子,而且确实之前那陆小娘子只逞了口舌之利,没讨到什么便宜。

    对方既然特地登门来致歉,这件事便算就此揭过。

    招待她们坐了一二刻钟,顾茵说自己还有事要办,便送了她们出去,然后立刻和武青意坐上了自家马车,奔着心心念念的辣椒田去了!

    第109章

    陆老夫人带着儿媳妇和女儿,

    早顾茵和武青意两人一步离开英国公府。

    等确定离开了英国公府的地界,陆老夫人放下车帘,总算是呼出一口长气。

    端庄了半日的陆小娘子正也松散下来,

    背靠着引枕嘟囔道:“那国公府好大的派头,

    娘亲自领着我们去,陪着笑脸各种赔不是,

    不过才容我们坐了两刻钟不到,还不肯收咱们的礼,

    怕就是看不上咱家呢。”

    陆夫人便开口道:“妹妹这话说的,

    将军和将军夫人就不是那样的人。他们应是真有事要办。至于那些礼物,

    应也不是看不上,

    只是将军夫人不收重礼罢了。”

    陆家送过去的东西都十分名贵,顾茵又不指着这个发财,

    收下了不知道惹出什么传闻,所以就说自家不收重礼,都给退回了。

    陆小娘子抱着胳膊,

    阴阳怪气地讽刺道:“嫂子倒是了解人家呢。说起来,今日这般破费周章,

    还是多亏了嫂子呢!”

    陆夫人有苦难言。

    顾茵和她们这些雅舍女客都兴味相投,

    先认识了,

    相交了,

    后头才知道了彼此的身份。

    顾茵真正是平易近人的性情,

    从未和她们摆过谱,

    一群人一道玩到现在,

    从没闹过红脸,发生矛盾。

    马球会是陆老夫人让她办的,自己和她说可以招待一些朋友,

    显得热闹。

    前头陆小娘子说不去,陆夫人便把交好的朋友都请过来了。

    马球会当日她和顾茵解释说是陆小娘子临时起意要去的,其实是陆小娘子根本没知会她这嫂子,当天径自带着人就过去了。

    陆夫人实在没面子,却也不好在人前说小姑子的坏话。

    谁成能想到她好端端地去惹顾茵和武青意?

    到头来,竟成了她的不是。

    陆夫人无从解释,只能苦笑。

    后头陆老夫人看了陆小娘子一眼,让她止住了话头,又开口道:“不好怪你嫂子的,本就是你这丫头让我骄纵坏了,冒犯了人家。”

    陆老太爷走得早,陆老夫人青年守寡,带大了几个儿女不算,还保住了陆家的家业。

    她在陆家地位极高,说一不二。

    陆小娘子是遗腹子,虽平时最得宠爱,但听她娘发了话,也就不敢再说话去刺陆夫人。

    后头回了陆家,陆老夫人让陆夫人回屋安置,不用伺候,只把陆小娘子带到了自己屋里。

    屏退了所有下人,陆小娘子靠在陆老夫人怀里撒娇,“娘如今是不疼我了。”

    在外头骄纵无比、目中无人的陆小娘子趴伏在母亲的怀里,像一只乖顺的猫。

    陆老夫人爱怜摸着她的头发,“都多大的人了,还说这般孩子气的话。我自然是最疼沅琪了。”

    陆沅琪嘟着嘴道:“那娘怎么不让我说嫂子?本就是嫂子惹出来的事儿,请了那样身份的客人却又不事先相告,害的女儿本没讨着什么好不说,今儿个还得巴巴地上门致歉……要女儿说,说不定就是嫂子故意这般,让女儿人前丢丑。”

    “她没这份心计。”陆老夫人拿串菩提子在手里慢慢转动,“你嫂子虽是远嫁而来,但娘家那边的情况我是都打听清楚的。家里人丁比咱家还简单,这种环境养出来的女儿,没有这种心计。再说她嫁进咱家也有年头了,真要是包藏祸心的,早就该露出马脚了。退万步说,她设计你这小姑子丢丑,她这当嫂子的能落到什么好?”

    陆沅琪还是不大乐意,陆老夫人又接着道:“不过之前确实是我小看了她,没想到她不声不响的,竟认识了那般人物。往后你得对你嫂子敬重一些。”

    陆沅琪气呼呼地道:“也不知道嫂子是走了哪门子的运道。”

    转头她又拉着陆老夫人的手晃了晃,“娘,新朝不少人家都改换了门庭,那英国公府从前也不过是乡下泥腿子。如今却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咱们这样几代人积累的巨富之家,反而要屈居在这样的人家之下。”

    这要是从前,年纪轻轻的陆沅琪是想不到这些的。

    可今日她一道去了巍峨雄奇的英国公府,才知道勋贵人家是这般的花团锦簇。

    当然那样的宅子其实陆家是买得起的,只是时下的商人地位不算低贱,但许多规制的东西商人却不能用。

    前头在马球场的时候,陆沅琪还在心里笑话顾茵和武青意穿着普通,看着就知道不是什么好出身的。

    如今才知道,人家那是不显山不露水,反倒是她,才是那个身份低微的。

    顺风顺水了十几年长到如今,陆沅琪如何能接受这种心里落差?所以才把一腔怨气都怪罪到她嫂子头上。

    陆老夫人没吱声,兀自沉思。

    他孕有二子一女,大的那个成家了数年,还没开枝散叶。这些年她塞了不少妾室通房给大儿子,那些女子同样没有开怀,虽不想承认,但陆老夫人心里清楚,问题多半是出在大儿子身上。

    然后就是比陆沅琪大了一岁的小儿子,那是个没定性的,给他说了好几门好亲事,他挑三拣四不满意,像只没有脚的雀仔。

    府里另还有些庶子庶女,这些年在她手里讨生活还算规矩,但也有几个不老实的,盘算着走科举路子。

    若真要庶子熬出了头,她和儿女往后都要在庶子手下讨生活。

    女儿虽然骄纵,但话说的不错。新朝新气象,没得还只安于当一个富商之家,得想法子往上爬一爬。

    至于如何往上爬,陆老夫人看着女儿如花骨朵般娇滴滴的脸庞,笑着问道:“我们沅淇长大了,再有几个月就是你十七岁的生辰了,亲事也该相看起来了。”

    陆沅琪羞涩地垂下眼睛,她并不愚笨,前后一连贯,就知道她娘把她的话听进去了,要给她寻摸一门好亲事呢!

    当天晚些时候,陆老夫人使人请了京城享誉盛名的冰人来。

    那冰人知道陆家富贵,若说成这门亲事,少不得得个成百上千两的红封,因此格外殷勤,进屋就笑道:“您家小姐闭月羞花,知书达理,不知道多少青年才俊眼巴巴盼着小姐说亲呢。这消息兹要是放不出,回头提亲的人家怕是把您家门槛都踏下去三分。”

    陆老夫人先让人封了一个小红封递上,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那冰人听得直咂舌!

    这陆家竟想着把陆家姑娘许给高门大户,而且得是家里有二品以上在朝官员的文官家,或者是入流的勋贵之家!

    到手的红封顿时变得烫手无比,那冰人迟迟没有言语。

    陆老夫人当然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那些人家一般怎么可能娶一个商户女做正室呢?

    所以陆老夫人又接着道:“小女是我掌上明珠,这嫁妆方面自然是会按着丰厚来的。我们府里女孩出嫁,公中都会给万两嫁妆。”


如果您喜欢,请把《丧夫后的滋润日子》,方便以后阅读丧夫后的滋润日子第11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丧夫后的滋润日子第118章并对丧夫后的滋润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