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裴如衍沈妙仪紫灵 本章:第228章

    但攻讦的不是他,而是表兄。

    首先,是御史台的御史站出来,提出裴侍郎在赈灾期间私自擅离,三至金陵,可谓罪一。

    几个御史附和一番,斥责裴侍郎为所欲为。

    宁国公不淡定了,站出来反击,“刘御史怎么不说裴侍郎因何去的金陵?”

    “因何都是不对啊,这简直是不顾规矩,仗着陛下宠信无所顾忌,陛下若放纵下去,今后他恐怕更视律法为无物。”刘御史道。

    宁国公冷笑,“裴侍郎三去金陵,是为的筹灾银的妻子,不论功就罢了,竟还筹出罪来了,倘若是你的妻子身怀六甲,你能置若罔闻吗?”

    刘御史就一句,“一码归一码。”

    宁国公气得不行,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彼时李丞相又站出来提及裴如衍抗旨不归京的事。

    谢霖都听不下去了,“表嫂要生了啊。”

    李丞相问,“怀胎生子是妇人本分,裴侍郎去了有何用?裴侍郎就算爱妻,也该先回京复命后再赶往金陵探望妻子,陛下圣旨已下,哪怕是刀架在脖子上,都必须以圣命为先,大殿之上诸臣工都做得到,裴侍郎抗旨就是无可辩解的事实。”

    谢霖望向金銮殿龙椅之上的晋元帝,想看看晋元帝的反应,只见晋元帝面色漠然,“陛下——”

    “住嘴,”晋元帝皱眉,“朕让你上殿是论功行赏,你没有职位,不该开口。”

    谢霖欲言又止,心里憋着气,听着御史与礼部及李丞相共同弹劾表兄。

    宁国公一人不敌天天弹劾人的御史们,好在镇国公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奈何镇国公是武将,也不擅长辩论,跟御史们说不到一起。

    因镇国公出来说了话,太子党的大臣们也逐渐有了行动,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唯晋元帝作壁上观。

    此时,吏部尚书再将奏疏呈上,“陛下,裴通裴县令,向臣行贿一千两银,外加首饰金器若干,证物皆保留于家中,并记录在奏折上,还请陛下过目。”

    语毕,大殿陷入死寂,但众臣的心里就跟炸了锅似的。

    于宣王一派来说,简直是瞌睡了递枕头。

    于太子党来说,那是无语至极,要是吏部尚书早些说,他们就不帮裴家说话了。

    裴通是谁?那是宁国公府的二爷!

    两家关系大家有目共睹,并无亲戚关系,裴家怎么能像吏部尚书行贿呢?吏部尚书早前是保持中立的,近来隐隐向宣王党投靠。

    所以姓裴的是什么意思?

    宁国公府到底是什么政治立场啊?!

    第461章

    太子党沉默,甚至有人冷笑了一声,感觉像是被狗舔了一嘴,恶心得很,还有人朝宁国公投去鄙夷目光。

    风向一瞬间变了,这下连帮腔的都没有了。

    宁国公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

    起初不信二弟会做这件事,但事实摆在眼前,也不得不信。

    宁国公脸色刷白,“陛下,臣不知啊!”

    李丞相冷嗤,“贿赂就是贿赂,宁国公,这裴县令可不是你裴家什么远房旁支,是你的亲弟弟,他行贿吏部尚书,你能不知?谁能相信!”

    吏部尚书面无表情,倒像是局外人,自己检举完就不说话了。

    御史台本来就在弹劾裴家,这下有多一桩罪名,更不可能放任不管,刘御史站出来就是一副拼死直言的模样,“陛下!裴侍郎任职吏部,想来是裴县令自认为与吏部尚书交好,故趁机行贿以谋公差,岂料尚书大人正直廉洁,竟在朝堂上当众揭发,还请陛下秉公处理,治罪裴县令与裴侍郎。”

    吏部右侍郎附和,“是啊,裴侍郎与裴县令一个抗旨一个行贿,身为官员知法犯法,决不能姑息。”

    这下,连替裴家说话的人也没有了,太子党全部退回去,不再理宁国公这个政治立场不明确的“叛徒”。

    宁国公站在中间受着指责,微微抬眸见数丈之外上首的晋元帝脸色阴沉,疑似发怒的前兆。

    弹劾的是他裴家,发怒也自当是对着他。

    宁国公强装镇定,双手持起笏板,正想开口,忽被上首投来的奏折砸中,疼得很,“嘶。”

    隔着数丈距离,晋元帝的臂力不减当年,瞄得也很准。

    落在地上的奏折正是吏部尚书呈上去的。

    “你自己看看!”晋元帝压抑着怒火。

    宁国公弯腰去捡,粗略地浏览一遍,简直无地自容,无可辩驳。

    此时刘御史以正义之名,高声道:“还请陛下严惩!”

    颇有气势的话音一落,殿内十几道与李丞相同立场的大臣齐开口,“请陛下严惩!以儆效尤!”

    周遭声音震耳欲聋,谢霖几度欲替兄开口,却都被晋元帝无视。

    龙椅之上的晋元帝两根眉毛拧着,露出凶态,在众臣的附和声下,他冷声道:“奏疏所言,裴卿看来也是无异议,依诸卿之见,该如何处置?”

    晋元帝语罢,礼部与刑部皆有官员要出列,晋元帝却将目光转向百官之首的丞相——

    “李相,依你之见呢?”

    李丞相听了,暗暗窃喜,心想裴李两家上次就结了仇,这次晋元帝要惩罚裴家还问他的意见,可见裴家是真的要失去帝心了。

    心中虽喜,李丞相的面上却装出秉公直言的神态,“陛下,裴侍郎与裴县令抗旨不尊,贿赂官员,当削去官职,且,此二人能藐视皇权,更是仗着有裴氏为靠山,裴家根基深厚,乃我朝大族,然治家不严,影响甚广,辜负了陛下的信任,也当小惩大诫,依臣之间,应降爵去封,以示陛下公正严明。”

    嚯。

    众臣低头,没一个不在心里说句:李相狠人。

    这裴侍郎与裴县令犯了错惩戒就罢了,怎么还连累整个家族积攒下的功绩爵位啊。

    宁国公攥紧手中笏板,李丞相的这番话,令他想起去年往事,果真是让李丞相一直怀恨在心,连他当初说的话都记得。

    “陛下——”殿外响起尖锐太监声,太监捧着一本折子在众人眼皮下入殿,“陛下,裴侍郎递入京的折子。”

    大殿上一片静默。

    也是巧了,折子就在这个时候来,李丞相生怕陛下又听信谗言饶了裴如衍。

    折子里能写什么内容?无非就是解释,不用看,谁都能猜到。

    晋元帝给身侧心腹大太监使了个眼神,大太监大声呵斥小太监,“裴侍郎抗旨不尊在先,有什么话就让他亲自入宫与陛下禀报,他有什么难处,还要陛下来体谅不成?”

    被呵斥的小太监捧着奏折,胆寒地退出了大殿。

    见陛下连裴如衍的折子都不看一眼,李丞相松了口气。

    晋元帝冷哼一声,轻蔑且疏离,毫无温度地直视着下方,“丞相所言甚是,宁国公府恃宠而骄,竟忘了为臣之道,宁国公治家不严,即日起贬为伯爵。”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在金銮殿回响不绝,宁国公的腿仿佛失去了控制,“唰”地一声跪倒在地,“陛下,臣一家绝对忠诚于陛下,绝无任何不敬啊!”

    晋元帝目光略过宁国公,不理宁国公的跪求,视线移到镇国公脸上,“老杜,朕听承州说过,裴通种的草药有奇效。”

    镇国公颔首,“回陛下,是有说过,不过孩子说的话岂可当真。”

    还孩子呢,都多大了。

    晋元帝懒得点他,继续道:“既如此,革去裴通京县县令之职,朕念他尚有一技之长,免去他牢狱之灾,去司药监无偿劳作一年。”

    县令变杂役,李丞相一党都觉得大快人心,等待着陛下对裴如衍的发落。

    晋元帝看向面色隐晦的吏部尚书,“裴侍郎这次赈灾有功,朕本打算提拔他,昨日还与尚书商量职位空缺。”

    吏部尚书点头,“陛下一片爱才之心,只可惜信错了人。”

    “到底是有赈灾之功,朕念其事出有因,功过相抵,但升职一事就此作罢,不升不降,”晋元帝平淡地下了结论,见李丞相皱了眉,遂问,“李相觉得不好?那李相觉得哪个位置合适裴侍郎?”

    李丞相哪敢接话,“臣听陛下决断,陛下公正,臣无话可说。”

    即便裴如衍不降职,但好好的公爵世子成了伯爵世子,够被人嘲笑好一阵了。

    宁国公府沦为宁伯府,对裴家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惩罚,李丞相觉得今日弹劾非常成功,结果甚至超出了预期。

    晋元帝扯扯嘴角,想退朝了,忽而才想起还有一人,又将谢霖唤上前,赏赐了几件国库里存放的珍宝,又让谢霖顶替了原本裴通的职位——京县县令,以作历练。

    “退朝——”太监一声喊,彼时宁国公还跪在朝中,满脸疲态,像是还没缓过神来。

    众臣鱼贯而出,谢霖走到了宁国公身侧,将其扶起。

    吏部尚书走至殿外时,忽然止步,扭头看了眼谢霖与宁国公,曾经风光的宁国公经过一次早朝,仿佛老了好几岁。

    真是惨呐。

    吏部尚书想到陛下私下的叮嘱交代,不由感慨伴君如伴虎,他轻叹一声,其实思忖了一夜,他一夜未睡也没想出关窍来,宁国公府为太子门下,陛下为何有意要打压呢?

    对于宁国公府的遭遇,吏部尚书隐约觉得朝廷要发生一些大事,陛下像是在做一个局。

    第462章

    身为局中人的自己还没揣摩出陛下的用意。

    这些年太子党与宣王党的争锋,他一向是不参与的,左飘一下右飘一下,其实他站中立,是妥妥的保皇党,只拥护陛下的权力,做事只听陛下号令。

    今儿又是陛下的一杆枪,自己这杆枪得罪透了裴氏,偏自己又是裴如衍的上峰,到时候要怎么相处呀?

    真烦人。

    吏部尚书腹诽着,脸上也是愁了起来,忽被李丞相拍了拍肩。

    “鞠大人,可要一同来府上喝茶?”

    李丞相抛出橄榄枝。

    吏部尚书笑了笑,戏都演完了,才不去呢,“不了,家中有事,几位大人尽兴。”

    语罢,顾自踏步离开。

    另一边,晋元帝出了金銮殿,红衣影卫来报:“陛下,宣王殿下不仅派人去了金陵,还带回来一个女子,属下查了那女子的身份,名叫晴娘,是承安伯府原配夫人的陪嫁丫鬟。”

    晋元帝听得皱眉,理不清头绪,难不成欢儿喜欢的是这个丫鬟?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究竟是巧合还是……

    晋元帝挠挠后脑勺,“承安伯的原配夫人,是来自金陵吗?”

    “是的,承安伯的原配夫人出自金陵富商微生家,也是裴侍郎夫人的外祖家。”红衣影卫道。

    “等等,”晋元帝抬手,手心抓到了空气,“平阳侯在金陵的日子里,住在哪儿?”

    红衣影卫:“正是微生家。”

    嘶。

    倒是巧了,微生家与裴家是亲戚,平阳侯与裴家也是亲戚,住在那儿倒也说不上错。

    只是,会不会太巧了些,微生家的丫鬟又往欢儿曾经住过的地方住。

    晋元帝紧皱着眉,思来想去,多问了一句,“微生家有几个姑娘,几个姑爷?”

    “微生家只有两位小姐,一个嫁给了承安伯,一个嫁给了当地秀才,不过这两位小姐都去世了,”影卫说完,发现晋元帝看自己的眼神变得欣赏,影卫低头,“属下奉陛下的命跟着宣王殿下的人去的金陵,暗中见她劫走了丫鬟晴娘,便自作主张查了查此人身份,以及微生家的简单关系。”

    晋元帝点头,看来,欢儿与微生家的两位小姐是没什么关系,保险起见,又问,“微生家的后辈中,可有年幼的女孩?”

    影卫摇头,心想裴少夫人生的总不能算吧,那是裴家的。

    晋元帝见状,彻底将心中谢欢与微生家的线斩断。

    他本也无意去查什么,反正欢儿回来以后肯定会和他交代清楚的,他只是单纯地想在欢儿回来之前,试探老二一番,他想欢儿不住在原本那个地方了,就算老二真的去,也是无功而返。

    没想到老二果然包藏祸心,还牵连了一个姑娘。

    但若这姑娘真与欢儿有什么关联,欢儿也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耽搁了欢儿自己的事,只怕又要怪罪自己这个做爹的了。

    “来人,”晋元帝怨气很重,将心腹大太监招过来,“等老二将那姑娘抓进京以后,你亲自去一趟,将这姑娘带进宫——算了,也别带进宫了,给她找处地方住着吧,等五月以后再说。”

    “是,陛下。”大太监看陛下又要上火了,心里为宣王殿下短暂地祈祷。

    入了夜。

    押着晴娘的马车驶入京城,晴娘被蒙着眼睛装进麻袋,从后门进入宣王府。

    几乎是人一进府,太监就到了正门外。

    宣王府的地下室里,晴娘被扔在一间地牢里,谢玄快步赶来,看见晴娘的第一眼就皱了眉,再看向手下人——

    “怎么就带回来这么一个人,她谁啊?”

    刺青男子一五一十地禀告完,谢玄打量的目光又落到晴娘身上,“嘴很紧吗,进了这儿,你的嘴再紧,也得给我松口。”

    刺青男子将晴娘的塞口布取出,晴娘憔悴地靠着墙,淡淡地扯了一抹笑,“我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要杀要剐,随便。”

    “你!”谢玄拧眉,从墙上取出刑具,正要动手,忽听管家匆匆走来禀报道——

    “殿下!宫里的公公来了。”

    闻言,谢玄双眸一凝,扔了刑具,将拷打的任务交给刺青男子,而后朝外走去,亲自去迎接公公。

    大太监奉了晋元帝的命令来的,就算谢玄不来迎接,也不会在正门外候着,领着人直接进了宣王府。

    自然没人敢拦着皇帝身边的红人,大太监在外只需靠一张脸,相当于各个府邸的钥匙。

    宣王府来了也不止一次了,大太监不走正路,进门右拐直接抄了近道,遂没与来迎接的谢玄碰上。

    途经一偏僻小道,忽见一道人影自不远处闪过。

    “谁?!”大太监顿时提起心。

    人影落在了前方的阴影中,也不跑,就站着不动。

    大太监眯眯眼睛,也只能瞧见一个黑漆漆的背影,轻蔑地嘀咕一句,“故弄玄虚。”

    “什么人,转过身来给咱家瞧瞧。”

    前方静默不足三瞬,黑影沉声开口,语气却是熟稔,“大监。”

    大太监听得熟悉的称谓与声音,眼中轻蔑瞬间消失,变得震惊无比。

    因为听过了声音,这会儿再看背影,只觉得黑影高大伟岸,气概非凡,正是记忆中熟悉的样子!

    再加上大太监对晋元帝近来操心的事有所了解,当下立刻猜出了黑影的身份,张嘴就要喊,却听前方又一声“大监”。

    大太监立马意会,当下又难言内心激动,转身朝着后面迷茫的几个小徒弟,“退!退!”

    第463章

    几个小徒弟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面面相觑,默默退后几步。

    大太监皱起眉头,挥手道:“再退!拐角去守着!”

    直到小徒弟们都离开,大太监才快步上前,走到太子身后,“殿下,您是要回宫了么?”脑子灵光一闪,“您是来救那个女子的?难道她真是太子妃?”

    谢欢转过身,凌厉地瞥他一眼,“不是,别乱猜。”

    “哦。”大太监尴尬地闭上嘴,还轻轻拍了下嘴,当做敲打自己。

    谢欢面上并不开心,“父皇为何透露地址,害得我……坏了我原本的计划。”

    大太监双手交叠在前,苦口婆心,“殿下,陛下也是有苦衷的,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您啊,您既回了京,不如早些与陛下——”话说到这,就被谢欢抬手示意闭嘴。

    大太监没听见声响,但谢欢听见了,“我也有我的计划。”随后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就在大太监眼皮子底下远去。

    大太监伸手想挽留,但前方已经没了人影。

    来得快去得也快,回去该怎么给陛下交代呢?

    苦恼时,听身后传来谢玄的声音——

    “大监,怎么往这偏路上走?”

    说话时,谢玄领着下属们走近,远远瞥见大太监的动作,眉宇间闪过疑惑。

    大太监转身笑脸相迎,“宣王殿下,老奴奉陛下的命令,来向宣王讨一人。”

    “讨谁?”谢玄不解,心有不详预感。


如果您喜欢,请把《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方便以后阅读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第22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第228章并对世子先别死夫人有喜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