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绍明白了,所以太子殿下磨的不是刀,是木头。
尊贵的太子殿下,此刻正在用他那双尊贵的手,亲自磨着木头,要打造一个木质婴孩床。
护卫需要干这个吗?非得太子殿下干不可吗?还是,太子殿下自发性的?
虞绍不解,见谢欢动作不停,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造床的样子,委婉发问,“不能直接买吗?”
齐行舟摇头,在一旁递工具,一边代为解答,“云伯伯说,自己做的更牢固。”
闻言,虞绍更敬佩眼前的太子了,身为太子,竟然还会手艺活,真是行行都行啊。
不愧是太子!
“那我也来帮忙。”虞绍走近,帮忙扶住木头,好让太子殿下方便钉钉子。
一边帮忙,一边在心里感慨,表哥的小孩能睡太子殿下亲手打造的小床,真是福气,也不知道未来表哥表嫂知道真相是什么想法。
一中年一少年一小孩,三人在庭院里一忙就是半日。
午时的阳光亮而不暖,脏了的雪地慢慢化水。
沈桑宁冬日起得迟,和虞绵绵都赖了很久的床,两人进止水居就瞧见这和谐一幕。
“这是在做什么?”虞绵绵穿着大袄小跑过去,看着已经成型的婴儿床。
“给小外甥做床呢。”虞绍头也没抬,答了姐的话。
沈桑宁受宠若惊,此时联想到先前云叔给的玩具木剑,心想云叔的手工是真的好,“叔,其实外面买一个就行了,不用费力气,这大冷天的要讲究冬藏,每天多睡会儿。”
她边说边走近,只见云叔打钉子的动作停住,抬起头看向她,淡然道——
“藏不住。”
铁面具还是戴在脸上,他顿了顿,十分认真地再度开口,“你多藏会儿。”
“哈哈哈。”虞绵绵觉得这对话真好笑,笑两声结果就被亲弟弟瞪了一眼,她没当回事。
谢欢也没理会虞绵绵,顾自低头继续干活。
虞绵绵看着他严谨又坚持地造床,昨日心里头那点不满烟消云散,此刻终于明白,一个被雇佣的江湖护卫,态度这么冷漠,表嫂却还对他客客气气的,丝毫不介意对方的态度问题。
原来就是,眼里有活啊!
虽然有时候不够礼貌,但大清早的就主动干活,明明没有人让他做这件事,他还愿意主动干。
这样勤快的人,可比那些光嘴甜不干事的强了太多了。
虞绵绵自认发现华点,点点头,对表嫂选人的眼光暗暗表示肯定。
沈桑宁不知她心里已经绕了十八圈,吩咐府中下人将午膳端来。
不多时,木床的最后一颗钉子安好了。
“阿姐好了,我看看摇不摇。”齐行舟嘴角弯起,伸手去摇晃木床四面的栏杆。
刚晃了一下,整个人突然腾空而起,齐行舟猝不及防地发出一声叫喊,“啊。”
第412章
众人只见,小身板被云叔提了起来,云叔的两只手穿过齐行舟的腋下,一提一放,后者迷茫间已身至婴儿床里。
躺肯定是躺不下的,齐行舟站在里面,身高比沈桑宁还高。
明白了云叔的用意,他的目光逐渐清明,“不晃,质量可以。”
谢欢左右看看,下达指令,“跳一下。”
齐行舟在婴儿床上跳了两下,小脸上是一片正经,惹得虞绍也没忍住发笑。
沈桑宁点头,“云叔的手艺很好,这床没有问题。”
“嗯。”谢欢严肃地应声。
面具之下,笑而未语。
齐行舟还在婴儿床上,虞绍见状主动请缨去把这个小孩弟给抱下来,奈何齐行舟信不过他,后退一步赶紧自己爬出来。
一条腿伸出护栏外,整个人再次腾空,被拎起来放在地上。
齐行舟一落地,就跨了两步到沈桑宁身边,众人其乐融融之际,紫灵激动地跑过来——
“少夫人,少夫人!紫苏来了!她回来了!”
沈桑宁闻言,眸中燃起光亮,时隔半年,紫苏终于回了。
身旁有几人还没反应过来紫苏是谁。
沈桑宁没有多解释,抬步就朝着前院去,齐行舟虚虚搀着她,跟着她一起走。
谢欢还在检查木床,想着是否要改善,专心得很,留在止水居的虞氏姐弟面面相觑,都从对方脸上看出疑惑。
“紫苏是谁?”虞绍问亲姐。
虞绵绵摇摇头,有点耳熟,但忘了。
微生家的前院。
一姿容秀丽的女子穿着深绿色对襟华服,通身上下首饰皆为青玉,她打扮沉稳,妆容显老,妇人髻上没有步摇乱晃,简简单单的几件玉饰,既显出价值又不过分招摇,旁人一瞧,倒觉得她像是宫里出来的三十好几的嬷嬷,沉稳干练。
她冷静的眉眼间透着丝丝期待,步子缓中带急,领着几名伙计走入微生家府门,一进门,她的步子更急切了些。
只听紫灵喊了一嗓子,“紫苏!”还挥挥手。
沈桑宁在二门处站定,看着紫苏疾步走近,“回来了。”
她面上露出亲切笑容,就像是个等孩子归家的老母亲,看着紫苏变化很大,就知道紫苏在外面经历不少、成长不少。
明明还没二十岁的姑娘,偏将自己打扮成精明睿智的嬷嬷样。
“少夫人。”紫苏的声音略显沧桑,语气是终于归家的喜悦,正想说什么,视线却被沈桑宁隆起的肚子吸引去,她一怔,随后大喜,“少夫人,这是——”
“进屋说。”沈桑宁道。
紫苏点头,主动上前去搀扶她,紫灵懂事地退开,将左右护法的两个位置留给了紫苏和少夫人的宝贝弟弟。
齐行舟一句话不说,反正跟着走就对了。
一行人匆匆进了陶园,彼时虞绵绵已经独自跑到陶园的庭院里坐着了,伸着脖子眯着眼,见一行人走近,忙低头,装作正经淡然的淑女样,捧着书看着。
沈桑宁一眼瞥见她,知道她也是无聊,遂没多管,领着紫苏进了小书房。
齐行舟在门槛处犹豫一番,还是没跨步进去,站在外头将房门关上,和紫灵站一块。
屋内,紫苏忍不住开口问,“少夫人是几个月了?”
“七个月,仔细算起来,你走的那时候便已经有了,只是后来才号脉,”沈桑宁在她搀扶下,小心坐到软垫上,在她惊喜的眼神中补充道,“是龙凤胎。”
紫苏惊喜的眼神一滞,后退一步,蓦然行了一礼,随后直起身,无比庄重地道:“少夫人,您在公府的地位,再不可撼动。”
她语毕,与沈桑宁深深对视一眼,主仆俩陷入名为回忆的沉默中。
紫苏的话,让沈桑宁想起了自己初重生时,一心一意只想在裴如衍死前,生下下一任的继承人,以达到保全自己余生的目的。
而今,她早就改了初心。
可紫苏还停留在那时,紫苏不知道她重生的经历,只是认为她需要生下继承人巩固地位,毕竟男人的真心没有地位来得实际可靠。
尤其是外出历练半年后的紫苏,更能明白一点,这世道对女子多有要求,当与其他商人争抢资源时,身为女商人需要比男商人更有头脑,才能有机会脱颖而出。
刚出京时的紫苏还是姑娘装扮,频频遭到同行轻蔑的眼神,不仅如此,在盘店时,总有人将她当成冤大头胡乱要价,所以她开始改变自己的着装,让自己看起来很不好欺负。
再到后来被同行算计,差点将少夫人给的银子亏进去,周边商铺明里暗里的使坏,是什么时候停止的呢?
紫苏永远记得,当店面装修完后几名伙计爬着梯子将大气的绣衣阁匾额挂上去后,一夕之间,所有人的态度都变了。
京城绣衣阁的名声很大,不止绣衣阁的名声大,连带绣衣阁的东家名声也大,因为公府世子夫人亲自设计衣裳、经营铺面,这种事并不多见,更能传远。
当那些轻蔑紫苏之人,想要使坏让她亏钱的人,知道她是绣衣阁的掌柜时,脸色那叫一个精彩。
而后,她再开新的铺面,也无人敢为难。
因为,她是宁国公府的人。
那一刻,靠山与权力的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
紫苏将这半年遇到的事一一诉说,然后将一直藏在怀中的信封取出,里头装着一沓银票。
每一张的面值是一万两,拢共十四张。
第413章
紫苏将银票奉上,“前两个月,奴婢本就要准备回京了,身在千里之外,听说您筹款之事,连陛下都下旨夸赞,奴婢想着您或许要用银子,故自作主张,辗转多地,从各地的意满楼、绣衣阁提取出目前能取的最大限额,十四万两。”
早些时候,沈桑宁的确需要,但时至今日,筹款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不需要这十四万两应急了。
她接过眼前一沓钱,倒是又富了,不过能赚这些钱,也多亏了紫苏这半年的辛劳,将她的酒楼与绣衣阁开了诸多分号。
看着紫苏成熟的模样,沈桑宁从银票中抽出一万两,递给紫苏。
紫苏见状,而后连连摇头摆手,“少夫人,奴婢只是替您跑了腿,做了该做的事,能赚到银子全是靠您的智慧与名声,这钱奴婢不该拿。”
“你该拿,”沈桑宁将银票直接塞进她手心,“紫苏,此事若让别人来做,做的未必有你好,况且,我只信任你,有了这银子傍身,往后你也可以做自己的生意了。”
“自己的生意?”紫苏一愣,低头看着已经塞进掌心的银票,一时不知该抓紧还是松开。
少夫人竟在鼓励她自己独立做生意,那先前这半年……算是拿少夫人现有的产业练手吗?
沈桑宁一脸认真不似玩笑,紫苏面上动容,这一刻捏紧银票,“多谢少夫人。”
“不必言谢,这是你该得的。”她道。
主仆俩相视一笑,沈桑宁被紫苏搀扶着起身,两人走向门外,门一打开,几个“门神”就纷纷转头来。
齐行舟、虞绵绵、紫灵三双眼睛清澈得很。
沈桑宁的目光穿过他们,看向逐渐暗去的天色,紫苏都回来了,离过年也是不远了。
她忽然开口,“年底了,紫灵,你去绣衣阁交代一下掌柜,在年前再赶一批衣裳出来,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有新衣穿。”
“是。”紫灵一听有新衣,喜气洋洋地往外奔。
距离过年还有大半月时间,按照绣衣阁的人手,最多能做两千件衣裳。
想着,沈桑宁从袖中抽出五万两银票,递给紫苏,“你去城中其他的成衣铺瞧瞧,务必订至少三万件过冬的新衣。”
紫苏没多问,拿着钱点头,“若是不够,要从邻县订吗?”
“可以。”
得到沈桑宁的答复,紫苏也快步出了陶园。
从头至尾,虞绵绵看得惊呆了,忍不住嘀咕,“表嫂,你这也太阔气了,一出手就是五万两。”
齐行舟仰着头,“阿姐又要给扬州寄衣裳吗?”
“嗯,辞旧迎新,穿新衣裳迎接新的一年。”沈桑宁低头,笑着摸摸阿舟的小脑袋。
“可是遭了难的下城百姓,还有那么多人吗?”齐行舟问。
闻言,沈桑宁手上的动作变得缓慢柔和,“还有工匠和官差们呐。”
齐行舟恍然大悟,小唇轻启,“阿姐,这次派我去送衣裳吧。”
“你?”沈桑宁失笑。
却见他十分认真点点头。
“我也去,”房顶上突然跳下来个人,“我和他去。”
沈桑宁看着云叔今日积极的模样,再看阿舟坚定的小脸,想着他们一同前往扬州,倒也没什么危险,遂点头答应,“好,等衣裳赶工完成,你们领着护卫们去送衣裳。”
话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跑近。
是虞绍匆匆赶来,举着手,“我也去,我想我爹啦。”
虞绵绵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不知道他瞎凑什么热闹。
送个衣裳,三个人都要去?
沈桑宁身子重,肯定去不了,几人面面相觑,除了沈桑宁以外,唯有虞绵绵没表态。
虞绵绵发觉亲弟弟和表嫂的目光望过来,莫名其妙道:“干嘛,我又不去。”
亲姐不去,虞绍暗喜,毕竟姐姐不知情,路上要与太子殿下相处就怕出什么幺蛾子,不过他面上还是一副替姐着想的样子,“姐,你不想爹吗?”
“你以为我是你啊,你们都去了,我总得陪着表嫂吧,”虞绵绵老神在在地摇头叹息,“你啊,到底还是个小孩子,出来这么几个月就想爹爹了。”
虞绍抿抿嘴,在心里呛声但面上不显。
半月后。
谢欢带领着护卫队出发,齐行舟与虞绍随行,将整整三万件新年棉衣送去扬州。
路遇乞丐,送了几件。
长队驶入扬州城时,是平阳侯来接的。
当日,众人便合力将新年的衣裳逐一分发下去。
河堤大桥已基本建成,只需再检验两回,便可彻底竣工。
数月劳动终有了成果,工匠们围在一起欢呼,此时看着一队人马送来新衣与吃食,心中感动不已。
姜璃常在河边走,身上脏污,没有第一时间去领衣裳,反而慢悠悠地蹲在河边洗手,等众人差不多都领到了衣裳和吃食,她才最后一个过去排队。
发衣裳的是一个年岁不大的少年,和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小的那个是沈姐姐的表弟,大的那个应是平阳侯的儿子。
排到她的时候,少年却没将箱子里的新衣裳递给她,眉眼一挑,“姜璃姐姐吧?你等会儿,你的衣裳跟他们不一样。”
说着拍拍齐行舟,示意他将衣裳取出来。
齐行舟抬手将背在背上的包袱卸下,慢条斯理地从中取出嫩黄色的小袄子,和漂亮的浅蓝色长裙,然后脸不红心不跳地陈述沈桑宁的话——
“阿姐说,你是漂亮的小姑娘,新年可能会想穿漂亮的裙子。”
第414章
姜璃闻言,眸光一闪,雾气升腾。
但这话从一个七岁的孩童嘴里说出,她感动之余还忍不住发笑,“谢谢你。”
她接过衣物,虞绍又道:“姜璃姐姐,我们邀请你去金陵过年。”
姜璃转身看看还没检验的大桥,面露犹豫,“这……”
“不着急,我们明日回去,你要是愿意的话,跟我们一起走就行。”虞绍直接道。
衣物分发完毕,虞绍带着齐行舟踏步离开,一高一矮的身影在河边走的小心翼翼。
不远处,平阳侯和谢欢站在一块,看着两个小家伙干活。
周围没有别人,谢欢就将面具摘下透了口气。
平阳侯紧张地环顾一圈,确定没人关注,悄悄朝谢欢的方向靠近一步,用只有谢欢能听到的声音汇报:
“殿下,臣已掌握证据,石料是本地曹司户换的,此人是李相门生,四年前进士出身,被调来上任司户已有四年,掌管户籍、计帐、道路等事,遂与石料商相熟,臣私下命人走访民众,得知该石料商宫氏在这四年间已经垄断本地石料生意,臣猜想,其中必然有曹司户的帮助,而此地时有修路,想必两人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上半年,姜太爷携带赈灾银来修桥,臣又从卢钦差口中得知,姜太爷所购石料便是从宫老板处买的,又一问价格,这价格竟比市面上高出一些,可此地石料生意被宫家垄断,姜太爷造桥心急,只能妥协。”
“臣装醉酒与本地官员交好,又拦截了他们送入京城的信笺,其中曹司户呈给李相的信上,明面陈述了臣来扬州寻殿下之事,但那信是有动过手脚的,在光亮处加热一番,就能呈现出曹司户暗中要表达的事。”
说着,平阳侯将“珍藏”的纸条递给谢欢。
反面几个字虽不明显,但被平阳侯特别处理过,谢欢能看清楚——
“相爷,宫氏知晓石料一事前因后果,是否要灭口,还请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