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怀山知道裴清沅被人工智能专业录取了,也看过那则曾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闻,不过他并不相信那些由网友们自己脑补出来的情节。
“这是值得探索的东西。”
裴怀山面露肯定。
他不懂这些新鲜事物,但知道这是未来的方向,知道眼前早慧的年轻人有足够的能力。
“你会成功的。”苍老的声音里似乎带着怅然,“那家庭呢?”
包含了亲情与爱情的家庭。
闻言,正为一粒粒石榴籽除去果衣的手指没有丝毫停顿。
“我现在已经有家了。”
裴怀山看着他的动作,沉声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本该是个疑问句,裴怀山却说得很肯定。
裴清沅点点头:“我知道。”
片刻沉默后,裴怀山下了某种决心,眼角的皱纹里漫上一丝带着叹息的笑意:“你从小就是这样一个固执的孩子。”
“我希望你这一次的固执也是对的。”
他伸手揽走桌上那些零落的斑驳果皮,只剩裴清沅手中尚未剥完的半个石榴。
和半碗红澄澄的细小宝石。
黄昏沉落时,宝石大多进了季桐的肚子。
他喜欢这个夏日的尾声,能懒洋洋地坐在山风萦绕的摇椅上,看向远处被夕阳浸没的群山,毛茸茸的小狗趴在地上吐着舌头,雪白的瓷碗里装满漂亮的石榴籽,风中飘荡着果香与青草香气。
活着真是一件美好的事,他想。
不再戴银边眼镜的宿主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手中拿着一个本子,正在帮爷爷念一行他看不清的小字,季桐大方地抓起一把石榴籽递给他。
裴清沅怔了怔,摊开手掌,在一片艳红里显得尤为醒目的苍白指尖轻轻划过他的掌心。
像一阵钻进心底的风。
清甜里透着微微的酸涩。
“很好吃。”他说。
深谙借花献佛之道的季桐笑得眉眼弯弯:“不客气哦。”
一周后,在裴怀山不舍的目光里,裴清沅和季桐的毕业旅行正式结束,踏上了回家的路。
季桐凑在后车窗前朝远去的爷爷不停挥手,半晌后,小声道:“假期快要结束了。”
已是八月下旬,距离开学只剩十几天。
季桐重新坐好,语气里流露出隐隐的忐忑:“我要去参加考试了……”
一个正在努力伪装成人工智能的人类即将以伪装成人类的人工智能身份,去参加一场由一群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人类组织的人工智能专业入学考试。
真是一套史无前例的套娃操作。
他的话还没说完,身边的裴清沅便道:“我会在考场外等你。”
直到这一刻裴清沅才发现,无论他对季桐的能力有多么笃信,他依然会为这个对对方而言很重要的时刻而感到紧张。
就像高考前季桐为他紧张一样。
这种心情与理性的现实无关,只由纯粹的情感驱动。
“我会好好表现的。”季桐深吸一口气,尝试放松心情,“对了,你会让小美接受李记者的采访吗?”
第四项主线任务已经触发,季桐想过了,以宿主的性格肯定不愿意长期曝光在镜头下,而网友们现在还对糖豆机器人有一些好奇心,可以趁此机会用小美来完成事业第一桶金的任务,比如让这个稀奇古怪的糖豆机器人形象去做广告,即使只是采访转化的流量也会有平台给予的奖励。
糖豆机器人是宿主亲手制作的,与它相关的收入当然能算是他的事业第一桶金。
裴清沅的回答很简洁:“由你来决定,小美是你的。”
季桐更纠结了。
他很想迅速完成这个任务,来延长高级形态的持续时间,方便大学期间的校园生活,又有一点舍不得此刻只属于他的小美。
人总是会有私心的。
裴清沅看他变幻的面色,主动道:“侵权赔偿可以算是第一桶金吗?”
“什么?”季桐一时没反应过来,“只要是你靠自己挣到的钱应该都算吧……奖学金除外。”
“糖豆完成后我就注册了各种专利,而网上现在有很多外形相似的盗版。”
尽管那时的裴清沅无法预料到后来发生的一切,但用糖豆机器人来完成影响力任务一直是备选项之一,所以他提前注册了专利,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侵权问题。
“如果起诉他们后获得的赔偿金可以用来完成任务的话,你只需要考虑愿不愿意让别人见到小美。”
季桐戳了戳任务面板,没有遭到反驳,宿主提的这个路线应该是可行的。
欣喜之余,他觉得从这个任务开始,宿主好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宿主比他更早地想好了该如何完成任务。
沉浸在孩子长大了的复杂心情里,季桐悄悄叹了口气,不禁想起之前看到过的那些网友评论。
很多人在裴清沅介绍糖豆机器人一对一设计初衷的视频
毛绒玩偶、积木、洋娃娃,甚至一条小毯子,很多人都有被这些物件陪伴着长大的经历。
它们大多不会说话也不会动,却曾经陪伴一个孩子度过了或许最脆弱的时光,上面凝结着早已干涸的稚气泪水,在主人长大成人以后渐渐被遗忘,或被始终珍惜地收藏起来。
如果这些沉默的同伴换成一个会说会笑会跳舞的机器人,那些孤寂失色的童年会不会变得热闹一点?那些只能说给玩偶的童真絮语能不能得到更有温度的回应?
季桐想了很久,才道:“如果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美就好了。”
“但是不可以全叫小美。”他补充道,“这是我起的名字。”
裴清沅听着他有些幼稚的语气,脸上闪过一丝笑意。
“你希望这个愿望实现吗?”
季桐茫然地抬头看向宿主,这句话更多是种随口感慨,他在潜意识里觉得这不可能实现,从未真正地设想过。
可他却在裴清沅的眼睛里看见了很执拗的光,闪烁着他第一次见到裴清沅时那种令人心悸的波涛。
“如果你希望的话。”他听见近在咫尺的笃定声音,“我会让它变成现实。”
===第86章
第八十六章===
李雅怡第一次敲响这扇仍贴着春节对联的家门时,
心情已与上次来大不相同。
她和身旁的摄像同事对视一眼,都清楚今天这场采访的特殊之处。
镜头里的主人公将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运气好的话,或许会是两个。
短暂的等待后,
大门打开,
李雅怡已经做好了跟裴清沅打招呼的准备,目光正要不露痕迹地往他之前完全被忽略的手腕上扫去,
看一眼那块神秘的黑色手表。
可在裴清沅身边,
她看见了一张陌生的面孔。
“下午好。”裴清沅声音平淡。
他旁边的少年也跟着道:“下午好~”
两重截然不同的声线叠在一起,明明一个冷淡一个热烈,却有种奇异的和谐。
李雅怡怔了怔,
连忙道:“好久不见,
打扰了。”
这个原本是裴清沅独居的家里忽然多出了一个成员。
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厨房门上还贴着内容好笑的手写春联,工作台上的糖豆机器人依然色彩鲜艳,
那些到处可见的玩偶和可爱摆件也在,只是多了一些东西。
比如茶几上摊开的各种资料参考书,和一大盘芳香四溢的新鲜水果,比如放在客厅角落里的排球,
和丢在椅子上的一副护腕和护膝。
温馨的屋子里多出了几分青春气息。
李雅怡记得在与裴清沅相识的那些同学口中,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
这段时间里她与裴清沅偶有联系,
也不算太生疏,
便好奇道:“这是你的亲戚吗?”
裴清沅道:“不是,是朋友。”
他从李雅怡恍然大悟的目光里看出了她此刻在想什么,补充道:“假期里新认识的朋友。”
少年立刻凑上来跟她打招呼:“你好,
我叫季桐。”
李雅怡连忙回应,心里却更茫然了。
原来假期里,裴清沅的确是和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一起去旅游了。
那么,
手表呢?
在采访正式开始前,裴清沅用平静无波的句子打消了她试图将黑色表盘盯出花的念头:“这只是一块手表。”
他没有承认网上那些揣测。
也没有彻底否认。
亲眼目睹过采访那天裴清沅眼里流泻出的情绪的李雅怡,并不觉得他是在撒谎。
也许裴清沅是不想把手表的秘密公之于众,所以决定像对待家庭问题一样回避过去,而假期里遇到新朋友只是个巧合。
可两人的相处里弥漫着自然随意的氛围,仿佛已经相识很久,以她对裴清沅的了解,这个高冷的省状元不像是会与新认识的人迅速亲近至此的性格。
带着一脑袋浆糊,李雅怡和摄像同事只能老老实实地将镜头对准糖豆机器人。
镜头之外,给糖豆机器人临时放宽了待机模式权限的裴清沅,任由暂时不需要靠名字唤醒的糖豆机器人与李雅怡互动,自己则专心地待在朋友身旁。
皮肤很白的少年认真地翻动手里的资料,无声地默背着什么,裴清沅偶尔会帮他在纸上划出几条重点。
两人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气氛,似乎周遭多余的人和事都不存在,没有人能影响到那个铺满阳光的角落。
拍摄间隙,李雅怡总会忍不住投去好奇的目光,得知季桐正在准备参加江源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旁听生考试。
又是人工智能。
在某个瞬间里,心生恍惚的李雅怡几乎产生一个最荒诞的念头:季桐的身体里就是那个曾经陪伴裴清沅很久的手表ai。
谁都知道这不可能。
季桐分明是个普通人类,当下再前沿的科技都不可能制造出这样水准的仿生机器人,更别提裴清沅只是一个刚毕业的高中生。
这天结束时,李雅怡的心里一半装着糖豆机器人带来的惊喜,另一半则是愈发神秘的谜团。
由最初那个不起眼的采访视频,衍生出了诸多谜题,在各种各样交织的信息里,网友们选择出了一个他们喜欢的答案,为此有笑有泪。
而这个答案显然无法在裴清沅这里得到任何证实了。
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就是不确定的故事。
李雅怡想,会有很多人记住这年夏天,一个在镜头里少言寡语的高中生,和那份无解的浓郁情愫。
离开前,她终究没有忍住好奇心,小声道:“我能问问,你和小季是怎么认识的吗?”
裴清沅静静地看着她:“那是另一个故事。”
一个只有彼此知晓的故事。
房门合上时,李雅怡看见茶几前的少年丧气地甩开手里的纸笔,捧起一碗细心剥好的新鲜石榴籽,窝进沙发里靠吃东西逃避学习。
日光照耀下的小小果实像一颗颗璀璨的心。
“之后就要麻烦你了。”裴清沅最后对她说。
在遗憾与满足相交织的复杂情绪里,李雅怡结束了今天的工作,转身离开。
她第一次觉得,裴清沅选择了人工智能专业是一种浪费。
比起研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他分明更了解人类。
最新一则采访视频发布后,如李雅怡所预料的那样,起初并没有在普通网民那里引发什么波澜。
视频里的糖豆机器人与李雅怡的对话不多,没有太多出乎意料的搞笑反差,因为裴清沅放开的更多是动作权限,在李雅怡的要求下,糖豆给她跳了四种不同类型的舞蹈。
拥有彩色椭圆身体的机器人戴着音质出色的鸭舌帽,挥舞着短短的机械手和长长的机械腿,一会儿抖腿,一会儿晃手,还表演了一个呆呆的太空步,把镜头外的女记者都逗笑了。
不过这些姿态灵活的机器人舞蹈在常人眼里,只能带来短暂的新奇,一支舞尚算有趣,但四支就是重复了。
此前一直期待糖豆机器人功能的部分网友难免有些失望,一些人甚至连视频都没有看完。
[我以为会有什么特殊的功能呢,原来就是单纯的跳舞而已啊。]
[拜托,这是个高中生自己做的机器人,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厉害了。]
[最有特色的是这个奇奇怪怪的造型,网上有卖的了,看起来一模一样,我刚下单。]
[别买山寨盗版啊……]
直到一位被认证为机械专家的博主转发了这则视频。
[这个机器人的肢体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稳定性和灵活度,整个结构和设计极其简约优美,别说高中生,就是放在大学生机器人世界杯上,都是要怀疑评委下场参赛了的水平。]
十分钟后,他又放出了购物网站上泛滥的盗版截图,断言道:
[别买这些垃圾,追捧盗版就是在扼杀原创,而且这两者除了最容易抄的外型,其余根本没有可比性,这种两百块钱的山寨机器人要是能稳定步行十秒钟不倒地,我当场改姓高中生的高。]
在他发现这则视频后,不少相同领域的专家都加入讨论。
[确实厉害,但不可能是十来岁的孩子做出来的,这个设计有独创性,应该是给哪位老师当了下帮手吧?]
[很少有人敢做腿部这么长的设计,重心越高,保持平衡的难度就越大,抬腿走路都是件困难的事,这个居然还能跳舞,后生可畏啊。]
……
在相对专业的领域上,网友们从自身视野与认知出发的评论愈发不可控,而且极有可能与事实相悖。
最能吸引普通人视线、会被夸作不可思议的那些优点,譬如与ai交谈俏皮灵动宛如人类,在现实中,其实基本都是真人在背后配合出声的。
而那些真正的突破之处,受限于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够,普通人大多看不出来,反而会视为稀松平常。
但在专业人士点出之后,网友们便会恍然大悟地加大力度追捧起来。
至少他们是第一批看见不凡之处的人。
他们仍然很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