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力求完美。
而林峰则在一旁全程辅助,利用系统提供的“微弱洞察”(系统自带的对当前科研项目细微缺陷的提示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了一些潜在的加工误差。
灯火通明的实验室里,两人几乎是不眠不休。
饿了就啃几口干粮,困了就在桌上趴一会儿。
研究所的其他同事看到他们这股拼命三郎的劲头,也从最初的冷嘲热讽,渐渐转为了一丝好奇和敬佩。
终于,在第三天傍晚,当最后一道微米级的冷却通道加工完成,一片闪烁着金属光泽、内部结构精巧无比的新型涡轮叶片,成功地从加工中心取出时,整个实验室都爆发出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虽然只是初步的叶片样品,但其内部那独特的“涡轮栅格复合冷却”结构,己经清晰可见。
紧接着,便是最关键的性能测试环节。
叶片被安装在特制的模拟高温高压测试台上。
随着测试开始,温度和压力被逐步加载到远超常规发动机工作极限的水平。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地盯着监测屏幕上的数据曲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温度3000K!
压力200兆帕!
叶片结构稳定!
未出现明显蠕变现象!”
“继续加载!”
“温度3200K!
压力220兆帕!
叶片表面涂层完好!
冷却效率符合预期!”
当最终测试数据定格在屏幕上,显示这片经过全新冷却结构设计的涡轮叶片,在极限工况下的承载能力和抗蠕变性能,比原设计提升了惊人的35%时,整个测试间都彻底沸腾了!
钱明华院士激动得老泪纵横,紧紧握住林峰的手,声音哽咽:“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小林,你这个方案……简首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