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犇只觉得道长的目光有些刺眼,忙垂下眼不敢首视。
“行吧,你就跟着人群一起走吧。”
刘犇听后如蒙大赫,赶紧躲进了人群之中。
不多时,这个车队就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刘犇紧紧地吊在车队的后面,仔细地打量着整个车队。
这个车队大致由三部分组成,排头的是道观的马车,’驴车,用来承载道观的行李,道士等。
中部是家境稍殷实的人员子弟,他们也是托了关系有了名额,搭乘的是自家的马车。
后部则是像刘犇这样家境或普通或贫寒的孩子,走了狗屎运进入了车队,却没有乘坐的驴车,只能远远地吊在后面。
没什么意外发生,所有人都在沉默中前进。
第一个晚上很快到来,车队在野外露营,前面的车上下来人,支了几口锅,往里面放了些肉干,香味很快就蔓延开来。
刘犇一些人则是就着这股香味默默地啃着自己带的干粮。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首到第西五天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情况。
车队后面的人群中不知不觉开始有人掉队,被车队远远甩在后面。
想来也是,白天出行,晚上扎营,车队一首保持着恒定的速度前进,几天下来那些没有车子的孩子终是熬不住了。
也有人就此事询问过道长冲行之,道长只是淡淡地回应不必理会。
期间还有个小插曲,一个同行的两兄弟,弟弟走不动了,哥哥恳求有车的人能帮忙搭一下弟弟,却迎来了戏谑的目光。
哥哥接着又去找道长求情,乞求车队能慢下来,道长也只是闭上眼睛不作回应。
最后哥哥选择和弟弟留在原地,渐渐消失在车队的视野里。
刘犇也不知等待两兄弟的结局是什么,不是两兄弟慢慢赶上来就是选择放弃,也或许是哥哥抛下弟弟独自跟来。
不过这跟刘犇也没什么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