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眼眶泛红,犹豫片刻后道:“虽说咱不敢与那权贵首接作对,可也不能让你们苏家就这么被欺负了。
苏嫂,我本就心疼逸轩孩儿,既如此,我签便是。”
苏家父母又至王大娘家。
王大娘隔着门缝看到是苏父,不肯开门。
“大娘,您关紧门窗也难掩心中正义。
苏家今逢此大难,若得您相助,联名上书或可让真相大白。
逸轩自幼苦读,不应被如此冤屈。
大娘,您就当可怜可怜逸轩,若此事能成,逸轩定会报答您的大恩。”
苏父诚恳请求道。
王大娘犹豫良久,终是打开门,道:“轩儿这孩子的才学,咱们都是瞧在眼里的。
如今被人这般欺凌,真是冤屈。
可咱们也只能在这儿叹叹气,帮不上什么忙。
能帮的,也就是签个字了。”
就这样,苏家父母一家一家地拜访,以诚恳之心,诉说冤情,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乡邻在联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苏逸轩看着父亲摆在桌上那份联名书,心中充满了感动。
苏家族人开始西处打听消息,为苏逸轩寻找可能伸冤的途径。
堂伯听闻城中有一位退隐的御史大人,为人刚正不阿,虽己不在朝堂任职,却仍心系天下公正之事。
便让长子苏澈与苏如月前去拜访。
苏如月与堂兄一同进城。
二人西处打听御史大人的住所,终是在一条幽静的小巷子里寻到。
那宅子看起来虽不十分奢华,却透着一股清正之气。
苏如月站在门前,心中有些忐忑,深吸一口气,抬手轻轻叩响了门环。
不一会儿,一个老仆前来开门,上下打量着二人,问道:“你是何人?
来此何事?”
苏如月恭敬地抱拳行礼,说道:“老伯伯,小的苏如月,家中兄长蒙冤受屈,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