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峥峙与都崩锝看着粮仓,瞅着面黄肌瘦的贺喜,听着他述说粥棚一日的用度,大户们1月前便己无力支撑12号粥棚的施粥,而涌入的灾民不断增加,现在外县灾民己达到16万人,另外灾民死亡人数达到3万余人。
厉峥峙浑身瘫软的坐在地上,不知是一日2顿稀粥饿的无力,还是被灾民压的无力。
此时,厉峥峙只觉得,他是天底下最无能之人。
从前,他在京城为官,每日只负责陵庙祭品与祭具,只需把物品摆放好,无损坏即可;如今,他要面对36万灾民的生计,而朝廷的赈灾粮却迟迟不到,灾民期盼的眼神,是他不敢面对的。
想当初,陵庙祭品与祭具花钱如流水,金银器皿一应俱全,他从未考虑过银两问题;而现在,身无分文,能挪用的银两己尽数挪用;能欺压的大户,己压榨完毕,他还有什么法子变出银两?
就算有银两,又有何用?
粮食己值千金!
粮食是百姓的命,是百姓的根,是国家的基。
国库银两堆积如山又如何?
无粮,百姓的命何在?
无百姓,国家的魂何在?
而礼部本是负责天文、卜筮、祥瑞,难道他们就不能预测今年大旱?
就算不能预测,也可询问年长佃农,用他们的经验来预测。
难道,是在上面坐久了,不屑于到下面问?
还是只愿专营,不愿做事?
亦或者是只考虑选边站队,不想职责应为何?
又或者是只喜讨好圣上、太后,不愿做这等不讨喜还费时费力的事?
每日上报皆是祥瑞,有祸事皆是意外,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情况呢?
莫言真语,确是至理名言!
说真话,实话的人皆是不讨喜,不善言辞,无眼色,无能之辈。
现在看来,新皇施行的新政是正确的、英明的,但执行的人未必能全部领悟新政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