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空场子或者田间地头。
那些季节,无数个河沟泥泞不堪,路上随处可见掉落的淤泥块,路面脏兮兮。
把等待了几天蒸发掉一些水分的淤泥,倒进一个提前留好位置的长方形面积。
用铁锹和工具铺开捻平。
一边还要仔细检查,把里面的树枝杂草石头玻璃渣子各种杂物挑出去。
涂抹均匀成厚度6-10厘米左右。
长度10米不等。
再用一个铁丝做成的专门的耙子工具,画出来大小匀称的网格。
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格子。
那小格子就是种子的窝。
也不是所有的家都要去抽干河水摔青泥。
家里没有男劳动力,没有办法找到合伙抽干河水的,或者种植的面积比较小,可以使用另外一个方法去制作培育西瓜苗的土。
那个方法是,用筛子细细的筛出田地里的土,掺和上肥料和水,来回和弄,首到泥巴呈现出软硬适中的样子。
太硬了太软了都不可以,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影响这一季节的辛苦付出。
这样和出的泥巴也可以发芽,只是大概力度那些细节不好控制,也没有办法完美的融合出来河泥完美的软硬度,也没有河泥那样的土营养丰富,发芽率稍微低一点,出来的苗偏瘦弱一点。
所以大家普遍还是摔青泥制作培育土。
等到培育土做好,画好了格子,就是下种子,一个一个的把西瓜子按进对应的小格子土里。
那时候的西瓜子一般都混合了药水,棉花籽也一样,染的红红的粉色。
半天按下来,手指都变成淡粉色。
这期间不可以用手接触吃的,药水微毒,要等到半天工作完成了以后用肥皂细细的洗几遍。
边边挨着就可以把种子按进去,中间手臂够不着的位置,就踩着搭在台上的木板,首到所有格子都满布一颗一颗的种子。